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廉政文化» 干不好局长就能干得好科员?

干不好局长就能干得好科员?

      毛建国

      一个县一年有10位局长、副局长提出改任主任科员、副主任科员等虚职岗位;发改局长、财政局长等实权人物也申请“实改虚”……近日半月谈记者在多个县调研了解到,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,超发奖金、超配职数等非常规的干部激励手段行不通了,部分干部深感推动工作缺少“抓手”,加上权力受到监督,“无油水可捞”成为常态。于是,盼望从风险和压力大的实职改任清闲但待遇不少的虚职,已成为一些基层局长、副局长们的官场心态。

      从大数据上讲,这种“辞了局长干科员”的应该是少数。就在12日,还有一则新闻称,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原区长丁卫东,干区长1年多就想当书记,于是,“傍大官,找关系,打招呼,这成为自己收受贿赂的导火索”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整个官场的主流,并没有发生逆转。

      当然,鉴于“辞了局长干科员”的反常,哪怕只是个例,动向也值得重视。这种情况的出现,说明当前作风建设确实取得了成效。在新常态下,再想为官不为很难了,当官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多;而且,过去一些官员的工作方式简单粗暴,甚至经常采用一些违规方法,可现在生态变化了,这部分官员不能“适应新常态”,出现了能力危机。一方面现在很难混下去了,而且油水变少甚至没有了;另一方面虚职岗位清闲,待遇不低,于是有些官员打起了由实职改任虚职的主意。

      辩证地看,“实改虚”现象的出现,不是一件坏事,这体现了干部队伍的“自我净化”。一些人既然能力不强,作风也不过硬,那让其“靠边站”,是对岗位的负责,这也体现了“能上能下”。相比较而言,一些官员无心无力,还让他们霸着位子,这反而是一种大问题。但作为一种动向的存在,却也揭示出一些官员在理想信念上还是缺钙,还是缺少敢于担当、为官有为的精神和作风。这需要加强对官员的教育,还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防范。

      从岗位设置上讲,纵然存在实职和虚职,但无论是哪一种职务,都对应着一定的职责服务群众不分实职虚职,即使身在虚职也有着一套严格的考核,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职责,也很难混得下去。实践告诉我们,当一个官员信念缺钙、作风缺铁、能力缺锌时,连普通公职人员都做不好,遑论做官了。而在一个健康生态中,有着良好的权力运行机制,无论他们在哪个位置,都很难混得下去。这也意味着,一个官员如果干不好局长,也未必能干得好科员

      在一些地方出现相当数量的官员“实改虚”,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这个地方的“虚职”真的“虚得很”。从媒体的调查来看,这些“虚职”除了权力区别,在其他方面“含金量”一点也不低。据介绍,在有些地方,“公务员工资阳光化以后,同级别和工龄的实职岗位和虚职岗位工资待遇相差不大,但是工作压力不可同日而语”。这显然是值得重视的。实职和虚职本来只是分工的不同,结果变成了压力的不同,付出的不同,而虚职成了混日子的代名词。不必讳言,这是制度的问题,是岗位设置的问题。

      这正是人们想问的,当一个官员信念缺钙、作风缺铁、能力缺锌,干不好局长就能干得好科员?按道理讲,这样的官员应该回炉重造,最起码要给他们念“紧箍咒”。而现在这些官员可以通过转岗的方式,到虚职上混日子,这显然说明现行岗位设置不合理,不少岗位还存在制度性的养闲人、养懒汉。

      【来源:2016年4月13日《北京青年报》】